专家解答刚出生的小孩是否有必要买社保?
一、购买保险的一般原则:
1、先大人,后小孩
2、先保障,后理财
3、投保顺序一般为:意外 医疗 重疾 教育金 养老金(投资理财)
4、年保费支出为年收入的10-20%
5、不一定一次购买到位,看经济条件先给家庭支柱购买,再逐步完善。
二、给孩子购买保险的建议:
1、保费支出不要因为初为父母的欣喜而过于盲目,原则上以自己感觉承受无压力为好,还有孩子刚出生,以后生活花费会大幅加大,应有心理准备。
2、孩子,出生刚不久,意外险和一般的住院医疗险,很多保险公司不单独提供,请注意选择少儿类的医疗险和意外险,最好是主险可单独购买的。一般出生满30天,方可投保,保障到孩子17岁(也许有的更长)。
首先先完善社区儿童医保,其次普通小疾病医疗根据大人的单位福利状况(是否有宝宝的跟随报销情况),来适当补充。
最后,由于宝宝的活泼好动,意外伤害中的磕磕碰碰,烧伤、烫伤、猫抓狗咬的事情也在所难免;由于环境的污染,装修的污染、食品的安全问题导致未成年人的重大疾病的发病几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关于宝宝的意外医疗和少儿重大疾病要及时补充。
3、给孩子尽量考虑定期类的保险,到孩子长大成人则可,孩子长大后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及经济来源,无需考虑太多。
教育储备金方面:孩子未来在社会上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在于成年前是否接受到良好的综合教育。所以准备好充足的定期类的高中、大学或留学储备金是当务之急。
虽然保险不是储备宝宝教育金的唯一渠道,但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强制储蓄,专款专用,其中还带有大人的保费免交功能(即给宝宝办了保险,万一有一天大人有风险,未来未交的费用不用再交,宝宝的保障依然有效,可以保证固定领取教育上学基金的,此点是大人为宝宝考虑保障时的注意点。)。
4、初为人父母,本身也是自身家庭责任的加大,应给自己更多一点的保障(比如意外险和重疾险),父母是孩子最本质的保障,所以应该先保障自己。
5、保险不要求一步到位,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保险需求层次,做适当的平衡和选择,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保险需求结构上的变化)作保险保障的补充、调整和完善。
养老保险多久可以入?
社保到账时间随着各地政策的不同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当月的社保,次月底或者次次月初才可以查到,也就是说5月份的社保要等到6月底或者7月初才可以查到。单位头一个月去社保局登记,第二个月缴纳,参保人就可以在网上查到缴纳记录。
医保到账时间:
1、缴费报销的报销时间:缴费后的2-3天就能到账。
2、统一医保缴纳个人部分到账时间:每个月的月末。医疗保险公司会根据缴费工资、年龄等的一定比率拨付到个人账户里的。每年拨付12次。
1949到2023养老方式发展?
从1949年到2023年,中国的养老方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以下是养老方式发展的主要阶段:
1. 家庭养老:1949年至1978年,家庭养老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这一时期,人们通常依赖子女来照顾年迈的父母,并为他们提供生活所需。
2. 集体养老:从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逐步开始推广集体养老。在一些农村地区,建立了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3. 社区养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养老逐渐受到重视。社区养老通过建立养老服务站、养老公寓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服务。
4. 互助养老: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互助养老。这种方式鼓励老年人相互帮助,共同生活,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
5. 机构养老:21世纪初,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机构养老逐渐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养老院、老年公寓、养老社区等专业养老机构开始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的生活服务和医疗保障。
6. 医养结合:近年来,医养结合成为中国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和心理支持等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7. 保险养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通过参加养老保险,老年人可以在退休后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为养老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总之,从1949年到2023年,中国的养老方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从家庭养老到机构养老,从单一的养老方式到多样化的养老选择。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将继续完善,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原民办教师补贴最新消息?
一、指导思想
对原民办教师发放养老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严谨
认真,科学进行认定,严格工作程序,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对原民办教师发放养老补贴政策
落到实处。
二、对原民办教师发放养老补贴的适用对象
凡年满60周岁,1989年12月31日以前,在农村公办中小学民办教师岗位上连续工作

满1年的原民办教师,离开教学岗位后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从到龄次月起
享受养老补贴。60年代初下放的公办教师参照省实施意见解决其养老补贴问题。省实施意见
执行之日起,已超过60周岁者,其之前的年限不再补发养老补贴。
下列人员不列入适用对象:纳入计划内退养的民办教师;省实施意见执行前已死亡的原
民办教师;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法规被开除或辞退的原民办教师。
三、认定依据
(一)参加1989年民办教师职务评聘,被列为计划内民办教师,但至2000年底未被招

转,也没有纳入计划内退养者,主要依据1989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的民办教师名单和原
省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证书》和《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证书》进行认定。

(二)参加1982年民办教师整顿,被列为计划内民办教师,但未通过1989年民办教师
职评者,主要依据县级备案的民办教师名册和县级教育部门颁发的《任用证》或《试用证》
进行认定。
(三)其它计划外原民办教师主要依据当时学校发放工资花名册、学校工作人员花名册、
会议签到簿、大队或生产队工分登记册、在校期间的获奖证书、教案,并由3名公职人员出
具的证言和原任教学校所在村委出具的负责性证明及原任教所在地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出
具的证明。
(四)上世纪60年代初下放的公办教师的身份主要依据各地原始档案、下放名册、原始
下放证等进行身份认定。下放教师下放后又任民办教师的,可再享受原民办教师养老补贴。
四、补贴标准及计发时间
(一)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人员按教龄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每月10
元的标准发给养老补贴。
60年代初下放的公办教师补贴标准按照原民办教师15年教龄补贴金额执行。
(二)计发时间。原民办教师养老补贴计发的起始时间为省实施意见下发当月,即20XX
年10月。
上山下乡补贴是真的吗?
是真的。因为国务院曾经出台了《中国农村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条例》,并且国家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加大对农村青年的支持力度。目前,各地政府也都在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实施,真正给农村青年提供了上山下乡的机会和补贴支持。内容延伸:上山下乡计划是国家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村生活水平而出台的政策,通过鼓励城市年轻人到农村参与农村建设、开拓农村市场等方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上山下乡计划还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市场的压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农村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