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叫什么(有效银行监管的三道防线是什么)

2023-12-09 10:02:50 59 0

有效银行监管的三道防线是什么?

三道防线:预防性风险管理、存款保险制度、紧急救援制度

作用:

商业银行"三道防线"作为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旨在纠正偏差、防控风险。商业银行要基业长青,必需立足长远,考量预期收益与当期成本,有目的、有重点的设置内控防线。同时,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作用于业务流程的"三道防线"彼此不是孤立设置相互替代的,而是互为补充、相互强化的系统。必须发挥业务流程中三道防线的系统合力,形成纠错防弊的机制性保障,才能有效控制偏差和风险,进而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经营效率。

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三道防线有哪些?

三道防线是指预防性风险管理、存款保险制度、紧急救援制度,是商业银行为防范内部风险设置的内部制衡与监督机制。

一道防线,无论是监管部门的规定,还是商业银行的管理实践,均将直接进行业务操作,面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线岗位、机构作为内部控制最前沿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建立营业机构不同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形成由"自我约束"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作业偏差的"第一道防线"。例如临柜业务人员操作必须遵循的"会计凭证,严格审核"、"重要业务,授权控制"等操作原则。

二道防线,由于委托代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一道防线"的自我约束和岗位制约可能因内部人的串通而流于形式。为此,各商业银行还设置了内控"第二道防线"。各职能部门的"自我约束"与"尽职监督"控制,是商业银行的"第二道防线"。

三道防线,由于商业银行具有经营多元化和组织层级制的特点,各分支机构、部门的多元利益并存,更易出现因本位主义使经营管理活动偏离战略目标和整体目标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职能部门的自我约束和尽职监督进行监督。

银行内控的三道防线是什么?

银行内控的三道防线是指风险防范的三个层面,分别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这三道防线共同构成了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用来保护银行的资产和客户的利益,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

具体而言,三道防线包括以下内容: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银行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管理的过程。这些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等。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包括制定风险策略、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等方面。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银行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流程控制、内部审计等手段,对各种操作和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银行的各项业务和活动符合法规、规章和制度,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内部控制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风险防控、内部审计和内部监管等方面。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指银行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对银行各项业务和活动进行独立的审计和监督。内部审计需要依照一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银行的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和监督,以发现并修正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内部审计也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三道防线共同构成了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银行保障业务安全和客户利益的重要保障措施。

防范柜面业务操作的三条防线是指?

第一道防线是业务处理部门和业务处理行为主体;

其次是实施以风险管理部、业务管理部、合规部为主体的第二道防线;

最后就是打造以监察部门和审计为主体的第三道防线。不同银行对三道防线理解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防线定位,是需要结合银行业务发展战略、产品创新、业务流程以及日常管理,明确每个防线的职责和在防线履行职责的方式。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怎么考?

风险管理初级考试基于国内外监管标准的权威框架/体系,紧密结合国内银行业务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实践,定位于针对银行机构全员的基本认知,特别是分支行/基层从业人员,统一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术语,掌握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文化、风险限额、风险偏好、三道防线等基本内容,注重与基层实务工作相关的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

【考试内容】

一、风险管理基础

(一)了解风险的基本内容及风险与收益、损失的关系;

(二)掌握商业银行五种风险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作用;

(三)掌握商业银行面临的八种主要风险的基本内容、分类和特性;

(四)了解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五)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演进的四个阶段;

(六)掌握商业银行资本的基本内容、分类和作用;

(七)了解监管资本的基本内容和构成要素;

(八)了解银监会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九)了解银监会杠杆率要求及与资本充足率的关系。

二、风险管理体系

(一)了解董事会、高管层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熟悉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

(二)熟悉风险治理、风险偏好、风险限额、风险文化、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

(三)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四)熟悉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三、信用风险管理

(一)掌握法人客户、个人客户和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识别要点;

(二)了解三种主要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

(三)熟悉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的对象、指标和业务流程;

(四) 掌握信用风险控制的限额管理、环节控制和业务实践;

(五)了解拨备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信用风险抵补措施。

四、市场风险管理

(一)掌握市场风险的基本内容及其分类;

(二)掌握交易账户与银行账户的划分标准;

(三)了解市场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构成,重点了解董事会、高管层,以及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四)了解市场风险计量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缺口分析、

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VaR;

(五)了解市场风险主要监控手段,包括限额管理、压力测试和风险报告等;

(六)了解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定义、计量方法和监管要求。

五、 操作风险管理

(一)掌握操作风险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形式;

(二)了解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框架,包括治理结构、政策制度、信息系统、三道防线;

(三)了解操作风险三大管理工具;

(四)了解主要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点和控制手段。

六、 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掌握流动性风险的基本内容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作用;

(二)熟悉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三)掌握流动性风险短期计量指标和中长期结构性指标;

(四)了解流动性风险限额的作用、管控、预警及报告,了解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手段。

七、其他风险管理

(一)掌握国别风险概念和主要类型;

(二)了解何种事件或重大指标变动产生国别风险;

(三)了解影响国别风险的主要因素;

(四)掌握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的基本内容;

(五)了解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六)了解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管理的相关监管要求;

(七)了解商业银行新产品/新业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和主要风险类型;

(八)掌握反洗钱的基本概念和洗钱活动的危害;

(九)了解商业银行反洗钱的法定义务和主要职责。

八、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

(一)熟悉银行监管的目标、原则和标准;

(二)掌握风险监管的基本理念;

(三)了解市场准入的基本内容;

(四)了解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主要内容;

(五)了解市场约束机制;

(六)了解市场约束参与方及其作用。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