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是什么意思?
在分割时.在长度为全长的约0.618处进行分割.就叫作黄金分割.这个分割点就叫做黄金分割点(通常用φ表示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用分数表示为(√5-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表示,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 (1-0.618)/0.618=0.618貌似初中课程
黄金分割是什么意思?
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和艺术上的比例,通常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关系,即两个数量的比等于它们的和与较大数量的比。这个比例通常用希腊字母 φ(phi)表示,约等于1.618。
在美学和艺术领域,黄金分割被认为是一种特别美丽和谐的比例,常常用于建筑、绘画、摄影等。黄金分割的概念源自古希腊,被认为是一种对人眼视觉上最为愉悦和平衡的比例。
在自然界中,一些植物、动物和物体的构造也呈现出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美学规律。
黄金分割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在古希腊时期,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走在街上,在经过铁匠铺前他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非常好听,于是驻足倾听。他发现铁匠打铁节奏很有规律,这个声音的比例被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黄金分割法的基本方法?
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柏拉图派学者欧多克斯,首先使用规尺分已知线段为“黄金分割”,他的作法如下:
1?过B点,作BC⊥AB,而且使BC=12AB;
2?连AC;
3?以C为圆心,CB为半径作圆弧,交AC于D;
4?以A为圆心,AD为半径作圆弧交线段AB于P,则P点分AB成黄金分割。
这个作法十分简便,证明也很容易。
设AB=a,则BC=a2,由勾股定理可知:
AC=AB2+BC2=a2+(a2)=52a;
AD=AC-DC=52a-a2=5-12a;
AP=AD=5-12a。
这就证明了,P点分AB成黄金分割。
这个作图方法,叫做“黄金分割法”,P点为“黄金分割点”。
黄金分割值是什么?
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在古希腊时期,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走在街上,在经过铁匠铺前他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非常好听,于是驻足倾听。他发现铁匠打铁节奏很有规律,这个声音的比例被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关于黄金分割比例的起源大多认为来自毕达哥拉斯学派。1:0.618就是黄金分割。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毕达哥拉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他认为所谓黄金分割,指的是把长为L的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于该部分之比。而计算黄金分割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第二位起相邻两数之比,即2/3,3/5,5/8,8/13,13/21,...的近似值。
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黄金分割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方法。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将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