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是以外币标称的吗?
正确。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外汇储备可不只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都是外汇储备货币之一,但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的比例最高。
外汇储备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请教了,各位,需要详细的答案,谢了?
在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同时增加,即当央行买进外汇支付人民币时,央行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当央行卖出外汇收入人民币时,央行外汇储备减少,基础货币投放同时减少。因此,我国外汇储备是通过外汇人民币占款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联系在一起的。
根据现代货币供应理论,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关系为:
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X基础货币
其中,基础货币=外汇储备+(对中央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贷款)
国家根据什么来印刷人民币的多少?
人民币不是根据多少黄金来印的,是根据中央经济政策,国内经济发展,外汇储备来印的。人民币昰信用货币,人民币发行量与每年的货币信贷计划相关联,其中要素有商业银行信贷新增量和外汇占款增量,人民银行可以安排每年的新增货币发行量。
一般来说,我国央行通过哪种方式直接向商业银行系统提供流动性?
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基础货币)的3种手段
1.外汇占款
央行可以通过银行间市场收购商业银行的外汇结汇,构成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提供基础货币。在中国基础货币构成中,接近80%的基础货币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但是目前边际增量大幅下降,甚至为负,这也是目前央行资产负债表萎缩的最重要原因。
2.向商业银行再贷款、再贴现
俗称麻辣粉(MLF-中期借贷便利)和酸辣粉(SLF—短期借贷便利),央行可以向商业银行或者非银金融机构(证金公司救市资金来源)提供贷款或者再贷款,当然会到期,但是可以通过滚动操作,持续提供流动性
3.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正逐步取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提供和流动性支持的支柱。央行可以通过逆回购交易(买入债券再返售)或者正回购交易(卖出债券再买入)等操作提供或者收缩流动性。
央行加大频率公开市场操作的意义(每天都要来一次)
2003-2010年之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质疑,很大程度上和被动外汇占款相关,不管央行愿不愿意,即使央行通过发放央票,公开市场滚动正回购交易但是依然会造成外汇占款激增。所以,央行将2007年时7%左右的法定准备金率大幅上调至此次降息之前的20%。外汇占款走低,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是央行恢复独立性,市场化操作具有标志性意义。
跨境资本流动衡量指标?
一般指跨境贷款与存及其他(一些衍生品)、国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包括股票、债券等),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即指俗称的“热钱”,没有标准定义,计量上可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法,一般采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误差与遗漏”来衡量;另一种是间接法,即传说中的“残差法”,即外汇占款(或者外汇储备变动)-贸易顺差-FDI(国外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