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组合投资需掌握哪些大策略?
个人认为,应据据大势及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采取相应基金组合投资策略。
第一, 被动指数基金组合,三七组合,如70%配置沪深300,30%配中证500,或70%中证500,30%沪深300,这种组合,稳定+成长。
第二, 二八组合。20%优秀主动型基金+80%被动指数型基金。又或者,两者比例对换。关键看投资者对主动与被动基金的了解程及风险承受能力。
第三, 五五策略,是指,50%的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50%指数基金或主动基金,定期平衡。
第四, 全被动指数基金,组合策略,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等)+窄基行业指数(如优秀的行业指数,医药行业,中证消费,食品饮料,中证白酒)。宽基与窄基比例可以因人而异。
第五, 建议在熊市中选择低估品种定投。估低分期定投,高估卖出策。或牛市初期一次性买入低估的基金,牛市将近顶部一次性卖出的策略。
2020混合基金如何组合买?
混合应当通过不同的行业来进行配置。比如买一只消费型的,再买一只医药型,的然后所有行业能够均衡,这样就可以抗跌并取得不错的收益。
基金买太多怎么整合?
1:若基金买太多,则整合的方法是必要的。基金投资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策略,但买太多基金可能会导致投资组合失衡、管理困难等问题。要整合基金投资,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评估基金的业绩和风险特征,选择一些核心基金,以保留重要的参与;2.根据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对持有的基金进行分类,如股票型、债券型等,减少重复投资;3.将表现较差或不符合投资策略的基金出售或转换成其他具有更好潜力的投资品种;4.定期进行资产配置和组合再平衡,以降低风险并保持投资组合的合理分配;5.寻求专业理财机构或金融顾问的帮助,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整合规划,以提高投资效益。综上所述,如果基金投资过多,整合是必要的,通过评估、分类、出售和再平衡等方法可以实现整合的目的。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投资基金,要解决好战略和战术两方面的问题。战略指的是投资方向,解决的是风口的问题。有两句话很时髦,“站在风口,猪都会飞起来”,“只有退潮了,才会知道谁在裸泳”,虽是调侃,但意味深长。前者是选对了方向,振臂飞翔;后者是走错了道路,黯然落魄。可见战略是根本,是致胜法宝。战术指的是操作方法。包括择时,选择品种,分红方式等问题。战术选择同样重要,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或缺。
基金投资首先要把握对宏观经济周期。我们都知道,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特征。相对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在萧条阶段,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经济裹足不前,中央政府会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组合拳,试图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出现了“政策底”。这时候市场依然在逐步寻底,但随着政策的逐步加码,人们似乎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开始谨慎乐观起来,于是出现了股市的“市场底”。股市虽然开始缓慢上涨,经济依旧疲弱不堪。但是,随着各项政策逐步发力,效果逐步显现,出现了“经济底”。“经济底”确立以后,企业盈利依然乏善可陈,由于滞后效应的存在,往往是股市上涨了一段时间后,才迎来了“盈利底”(所有底部都是走出来的,事后人们才发现哪个点是底部)。
搞明白了四个底部,这样,你从第一个“政策底”出现后,开始投入股市,一直走完整个经济周期,时间玫瑰将会盛开。
我等普罗大众不是经济学家,那么怎么判断经济周期的开始和结束呢?其实,前人早就给出了简易答案:看政策,央行紧缩银根,表明经济已经过热,就要考虑逐步撤出,相反,就大踏步进入股市。
经济衰退或者萧条阶段,最好的作为是不作为,袖手旁观。如果忍不住想买基金,货币基金较为安全;衰退阶段可以购买债券型基金,做好防守;在经济复苏甚至扩张阶段可以买入股票型基金,加强进攻。风险大,收益也高。
每个经济周期都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07年那波牛市,国家发展“城市化”战略,煤炭,有色等“五朵金花”大放异彩;目前重点发展以5G为代表的科技强国战略;最近国务院又新推出了促进消费“20条”,这都是风口。选对了风口,就选对了道路,朝着正确的道路大步迈前就得了。
明确了风口,就可以选择主题基金,在当下,买消费型基金你就没错,比如白酒,医药,家电等行业基金。
涉及到民以食为天的刚需行业,其周期性并不是那么明显,也可以长期配置。比如医药,食品饮料等。
对于轻资产、重资产行业的选择,巴菲特老先生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此处无需赘述。
下来讨论一下战术问题。基金买入和股票买入并不相同,股票是买涨不买跌,而基金倾向于逢低买入,多次买入,阶段性长期持有。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强调,就是基金投资用的钱一定要是家里的“闲钱”,这样才能沉住气长期持有,不为短期波动所困惑不安。
基金投资需要具备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学习是首当其冲,只有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你才会水到渠成,屡有斩获,成为人生赢家指日可待。
基金组合和基金的区别?
1、组合有“基金经理+主理人”的双重管理首先,我们来看下基金是如何帮大家赚钱的。基金投资,简单来说,就是你把钱交给“专业买手”,让TA来帮忙买各种金融资产。
这个“买手”,最直接代表就是基金经理。尤其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能力会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因此,我们需要严选出好的基金和基金经理来帮我们管理钱。
基金组合则是在基金经理的基础上多了组合主理人,比如我是中欧股票全明星组合的主理人。刚刚提到,基金投资非常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但目前全市场有超7000只基金,超2000位基金经理(iFinD,截至2020/9/17),在这么多基金中筛选出优秀的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因此,很多人会需要专业的机构和团队来帮忙,而我们作为组合的主理人,主要的职责就是帮你去筛选基金和管理组合。
简单来说,组合相当于在基金经理基础上多了一层管理,由我们来帮你去监控基金的表现,并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动态管理。
2、组合能够发挥分散投资的优势
基金作为标准化的投资工具,其投资方向、领域等都会在基金合同中明确规定,基金经理的投资则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投资。
比如说股票型基金对于股票仓位的要求是不能低于80%的,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基金的股票资产占比都必须在80%以上,即使是在熊市。同理,债券型基金必须把80%以上的钱投向债券,即使股市行情非常好。
而像比较灵活的混合型基金,虽然在股债仓位上的限制比较小,但很多基金经理由于多年的投资习惯,在投资风格、投资偏好上会形成自己的专业领域,不大可能会风格漂移。比如说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不会突然变成成长风格,擅长医药投资的一般也不会突然跑去投资科技。但由于市场风格和热门板块是经常切换轮动的,如果市场切换到基金经理不大熟悉的行情中,那么基金的表现可能会相对较差。
因此,单只基金在适应市场风险上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对而言,基金组合会更加灵活。首先组合可以灵活搭配股基和债基的比例,由此实现不同资产的占比配置。另外,组合有多只基金,可以搭配多种风格、多种行业主题的基金来实现均衡配置,从而争取在不同风格市场、不同行情都能有相对适合的配置,从而发挥分散投资的优势。
3、组合有机会争取更好的长期持有体验
前面我们提到,单只基金由于持仓集中度可能比较高,或投资风格相对固定等问题,会使得单基金在适应行情变化中表现相对较弱,因此在长期持有时,基民可能需要根据行情进行动态调整。比如过去一年成长风格的基金业绩要远好于价值风格基金,而最大回撤则是非常接近。面对这种情况,大家的持仓就可以适当向偏成长风格进行调整。
相对而言,我们组合可以通过动态调仓来实现行情适配,从而争取给持有人一个长期良好的持有体验。当然基金经理也可以进行调仓来适应行情变化,不过会有前面讲的合同要求、风格固定等的一些限制。
组合的限制则会相对少些,虽然我们也需要筛选不同风格的基金,但核心还是优选基金经理,底层的选基和基金评价逻辑还是比较一致的。因此,组合在适应行情变化中可能更加灵活,从而给持有人争取长期的优质体验。
4、相对于基金标准化的服务,组合能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众所周知,基金有标准化的信息披露要求,比如基金季报、半年报、年报,以及分红等信息,需要按要求做好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披露,从而让大家能清晰地了解基金的运作状况。
与基金类似,组合一般也会发布月报、季报、调仓报告等,让大家了解组合的运行情况。
在这基础上,我们还会提供一些投资问答、投资知识相关的增值服务,来帮助大家提升投资能力。不过组合的服务是不强制的,一般由专业机构提供的组合,因为其实力相对较强,能够提供的服务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