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小规模企业、一般纳税人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应具备条件: (一)工业企业 1、应税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工业企业; 2、年应税销售额虽未超过100万元,但会计核算健全和有 准确提供税务资料的工业企业; 3、会计核算健全和能准确提供税务资料,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新办工业企业。
(二)商贸企业 1、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商贸企业; 2、持有盐业批发许可证并从事盐业批发的企业; 3、免征增值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4、成品油零售加油站; 5、设有固定经营场所和拥有货物,会计核算健全和能准确提供税务资料,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80万的新办商贸零售企业; 6、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人员在50人以上,会计核算健全和能准确提供税务资料,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80万的新办大中型商贸企业; 7、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80万元的其他商贸企业。(三)从事小型水电经销的企业。(四)实行统一核算的企业总分支机构,总机构属于一般纳税人的分支机构。一般纳税人认定资料清单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3、营业场所使用证明(租赁合同或者自购房产证书)复印件 4、出口企业、盐业批发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或者盐业批发业务证明 5、总机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证定通知书及确认统一核算的证明 6、基本帐户卡复印件 7、法人及股东(股东为企业提供税务登记证)身份证复印件(法人相片一张) 8、会计、票管员、出纳身份证复印件、会计证复印件及相片一张 9、近期财务报表 10、公司章程复印件 11、正规的购货合同 12、销货合同复印件 13、财务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 14、验资报告复印件 15、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划分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为一般纳税人;反之,则为小规模纳税人。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上的为一般纳税人;反之,则为小规模纳税人。 二是,财务制度健全的为一般纳税人;反之,则为小规模纳税人。 上述两个划分标准,其中最关键的是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正因如此,在划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方面存在着几个例外: (1)一般纳税人,若财务制度不健全,税务机关在征税时采用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但不得抵扣进项税金; (2)小规模纳税人若财务制度健全,通过申请,税务机关审核,可视为一般纳税人; (3)对那些非营利性纳税人,虽然年应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一般纳税人的标准,财务制度也较健全,但一年中发生销售次数极少,也可视为小规模纳税人 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意义在于对不同的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税收征收管理,便于实施税收的有效控制的同时,降低税收成本
如何界定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认定,所得税优惠,纳税等级,这4个常识,会计要记牢
1、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怎么认定?
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的规定: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税行为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但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成为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根据2018年4月4日发布《关于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通知》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
2、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不能有哪些行为?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下列行为: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者隐瞒利润;违反国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行为。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
3、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哪些最新规定?
根据《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的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前款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4、纳税信用等级采集纳税人信息主要包括哪些?
根据《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纳税信用信息包括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税务内部信息、外部信息。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评价年度之前的纳税信用记录,以及相关部门评定的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税务内部信息包括经常性指标信息和非经常性指标信息。
经常性指标信息是指涉税申报信息、税(费)款缴纳信息、发票与税控器具信息、登记与账簿信息等纳税人在评价年度内经常产生的指标信息;非经常性指标信息是指税务检查信息等纳税人在评价年度内不经常产生的指标信息。
外部信息包括外部参考信息和外部评价信息。外部参考信息包括评价年度相关部门评定的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外部评价信息是指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影响纳税人纳税信用评价的指标信息。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利弊?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利弊之浅谈:
在税法上,对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尽管小规模纳税人不能享有税款抵扣,但是企业交纳的税款支出,可以记入企业的产品成本,使企业的所得税的税负降低,而一般纳税人可以享有税款抵扣,两者各有利弊。我们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范围)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上。
纳税人要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符合的条件包括如下几项。
工业企业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
商业企业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上;
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在国家税务局办理了税务登记,并取得税务登记证;
有专门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专门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应有财政部门核发的会计证或具备会计员以上职称的可以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明;
(二)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规定如下:
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 在一百万以下的;
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摘自《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二、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一)、般纳税企业部分增值税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般纳税企业采购物资时,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物资采购”、“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作相反账务处理。
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时,按实现的营业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作相反的账务处理。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税率是17%或13%
例:1、购进原材料,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累计价款5400000元,增值税额为918000元,货款已经支付,材料已经达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54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18000
贷:银行存款 6318000
2、销售产品收入累计为6800000,增值税额为1156000元。产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妥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795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8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56000
3、用银行存款交纳九月份增值税22000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220000
贷:银行存款 220000
(二)、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货物(包括劳务),无论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支付的增值税额均不计入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是计入购进货物的成本。相应地,其他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企业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支付的增值税额,如果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而应计入购入货物或应税劳务的成本。小规模纳税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只能开具普通发票,普通发票不注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因而,小规模纳税企业的销售收入应按不含税价格计算,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方法计算的,即: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例2:某小规模纳税企业本期购入原材料,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原材料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材料验收入库,货税款已付清。该企业本期销售产品,含税价格为84800元,已办妥托收手续,货款尚未收到。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购进原材料
借:原材料 5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2、销售产品
不含税价格=84800÷(1+6%)=80000(元)
应交增值税=80000×6%=4800(元)
借:应收账款 84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800
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各自的利与避:
1、假定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都生产同一种产品,所用的原材料一样,销售价格也一样;都是生产并销售含税40万的产品,主要材料成本占销售收入的80%。
2、首先看增值税负担率: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40/1.06*6%=22642元。
一般纳税人:增值额=40-(40*80%)=8万。应交增值税=8/1.17*17%=11624元。小规模纳税人比一般纳税人多交增值税11018元。关键是一般纳税人的购入原材料可以抵扣,即他的应交额=销项税-进项税=(40/1.17*17%)-(32/1.17*17%)=58120-46496=11624元,而小规模纳税人却按销售额纳税。
3、按含税销售额计算小规模纳税人的毛利比一般纳税人少11018,但是还没有算一般纳税人在购买原材料以外的支出还能取得增税发票还可以抵扣,如电费、税费、运费等,所以这样算来小规模的毛利就会更小。
4、另外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开的发票对方不能抵扣,这直接影响他的销售。
因此,发生同样购销业务,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毛利率比一般纳税人低,增值税税负相对较重。特别是随着目前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平均利润率降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可以其随着增值率的下降而降低,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是固定不变的,与其利润率的升降无关,导致两类纳税人的税负差异加大。
总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纳税方面各有利避,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比较轻。社会的发展促使着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转变,但他们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主体,我们应该进行合理的税收管理。增值税作为我国最大税种,占税收收入的60%左右,在财政收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行增值税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可行办法,进一步对现行税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使增值税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票使用权不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销货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买货时可以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小规模纳税人则不能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销货时只能开出增值税一般发票。这意味着小规模纳税人销货时不能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因为增值税专用发票是进项税额抵扣的重要凭证。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是一般发票,所以其他单位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东西也没办法抵扣税额,因此正规的大企业、单位一般都不会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东西,因为他无法开具专用发票。当然,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请税务部门代开专用发票,但是比较麻烦。所以如果你打算和大企业、单位做生意的话,建议你还是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是,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要相对低一些,这是他的优势。如果你只是做一些零售生意的话,就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吧。
2、两者税率不同。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一般为百分之十七或百分之十三;小规模纳税人2009年调为百分之三,可以说两者之间的税负不同。但也不能说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一定要比小规模纳税人高,因为一般规模纳税人可以在销货时,用购进货物的增值税额抵扣销货的税额,所以有的时候他的税负甚至比小规模纳税人还低。当然这就需要你进行税收的筹划了。
2009年1月1日开始如果你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80万就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了,不需要达到180万了。也就是说申请标准降低了很多了。当然还需要你有健全的会计核算。
小规模与一般纳税区别?
小规模企业税率为3%,不可以开13%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企业税率为13%,可以自开13%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