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型保险值得做吗?有哪些优缺点?适用人群是哪些?
在正式回答问题前,首先明确一下“理财型保险”的概念。在我看来,分红型寿险本身并不是理财型保险,基于保监会对其的基本定义(《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第2条:本办法所称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分红险实质上是保险公司将优于定价假设,获得的超额利润(或曰客户多交的保险费),以返还现金或增加保额的形式,交还给投保人,以实现保险定价公平性原则(也是市场充分竞争下,争取更多客户)的过程。所以总体而言,分红险与理财方面并无紧密的联系。我以下所指的理财型保险,主要是万能险和投资连结型保险。
其次,我所谓的理财,并不单纯看重投资收益(虽然这是值得关注且有重要影响),而是更看重投保产品对保费的有效利用,保额的合理调整,并因此而带来的“以最小的保障成本,换取更大安全保障”,这一保险的基本命题。
基于上述两点的认识,我认为:
1、理财型保险值得购买。
2、理财型保险的优势:保费使用的透明度高,可以较为清晰的了解保险公司在运用保费时的基本策略,进而有较多的信息来判断某一家公司的产品、某一项产品更值得购买。例如,目前多数理财型保险会明确说明扣除费用的比例(保险公司管理保单所需要的费用)、保障成本(纯保费)、储蓄保费(账户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很容易了解到一家公司的投资实力、运作产品的策略和定价假设。缴费额度和频次灵活,可以根据实际的账户价值,决定缴费频次,避免因为缴费不及时导致保单效力中止,以及便于资金的周转。保险金额可调整,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省部分保费,提高保费的使用效率。
3、理财型保险的缺点:更容易被“忽悠”、误导;忽视保险的保障功能,而单纯追求高收益(而实际市面上所有保险的投资收益最高也就5%-6%)。所以理财型保险的“理财”,重心是如何投过保险公司的运作,提高保费的使用效率,合理降低保费支出,同时承担更高的风险保障,而不是如现在普遍宣讲的“透过保险赚大钱”。这个盲点不除,理财保险就绝对无法体现出优势。
4、适合什么人群。在充分理解理财型保险内涵的前提下,因为其缴费灵活、透明,保额可调,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实际状况,适度调整,我认为理财型保险适用人群是较为广泛的。
银行忽悠买了保险型理财怎么办?
首先建议到所办行询问清楚情况,说你看不懂存款或理财协议条款,是被忽悠买的,并要求退出理财产品,重新办理存款。能办理最好,不能办理,就找银行讨说法,如果银行大厅后台工作人员继续忽悠不给办理,而且加存理财产品,应向其所在银行上级纪检部门实名投诉,撤回理财,退回存款。
去建行办定期存款经理推荐理财保险是什么?
理财性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可以理财和保险兼顾的产品。
理财型的保险可以分为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理财型保险,相对于保障功能会比较弱,如果被保险人在生存期间会按照条款约定得到某一些收益,比如说年金返还,一般是几年返还一次,或者一年返还一次,还有在被保险人身故之后也只会退还已交保费。理财型保险一般缴费年限比较短,常见的有,三年交,五年交,还有趸交的产品。理财型的保险产品,主打的是理财、收益等等,和传统的保障型保险有不同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保费较高。
理财广告的真实性与危害?
现今许多理财广告都是不真实的,有很大的危害性。实际上,这类视频和公众号文章打着教人理财的旗号,目的是忽悠消费者参加商业培训敛财。其典型套路是诱导消费者购买低价体验课程,之后让其高价购买正式课程。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其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导师”是速成的理财培训师,投资经验和专业技能都严重缺失。一些理财课程还会拉客户炒股、炒期货。投资者需擦亮眼睛,拒绝被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