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调价公式)

2023-11-24 09:02:57 59 0

材料调价公式?

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按实调整法(即抽样调整法)

此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甲、乙双方核定后)按相应材料定额 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价差的一种方法。按下列公式进行 :

某种材料单价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

注: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

①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

②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某种材料加权平均价=∑Xi×Ji÷∑Xi (i=1到 n)

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

J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

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

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计算合理,实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则费时费力,繁琐复杂。

2.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某种材料调差系数=∑×K1(各种材料价差)K2

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

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易行。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实际中,常常会因项目选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种价格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造价计算误差。

3.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仅占材料费32%。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也无必要。在有些地方,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即对三材或主材(即A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 料(即B、C类材料)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 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4.价格指数调整法:它是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指数逐一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计算量大且复杂, 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建材的预 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 。

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该种材料定额中的取定价

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1

价格指数调整办法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建材价格的变化,准确性好,适应建筑工 程动态管理。

(1)结转入库甲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

1·采用“实际成本”购进原材料,货款已付、货物未入库时:借:在途物资—甲、乙、丙材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2·支付的运费在甲乙丙三种材料之间分配,(分配方法:按重量、按金额?):借:在途物资—甲、乙、丙材料;贷:银行存款。

3·材料验收入库,计算并结转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借:原材料—甲、乙、丙材料;贷:在途物资—甲、乙、丙。扩展资料会计分录的方法层析法: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业务链法: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记账规则法: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材料采购包括什么,具体说一下是什么意思?

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机电配套件,采购员根据岗位安排,承担采购任务,按质按量按时采购到位。

例如采购钢板,包括材质,规格,采购数量,标准等,首先市场询比价,价格审批,签订采购合同,支款申请,催交,货到交验,入库,凭增值税发票丶入库单丶价格审批单到财务报销。

购买原材料支付的进项税额要计入成本的吗?

  

1.一般纳税人,在购进原材料和商品时,如果取得的发票是专用发票,那么,进项税不计入成本,允许抵扣进项税。如果购进时,取得的发票是普通发票,那么,进项税也不允许抵扣,一并计入材料成本。

2.如果采购单位是小规模纳税人,因为实行的是3%的征收率,不允许抵扣进项税,所以,购进材料时的增值税税就必须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购入时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2、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3、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4、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总结起来就是:“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