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什么?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一个险种。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是:职工所在企业缴纳20%,职工个人承担8%。以前的规定是,单位那20%里面的一部分和个人的8%全部划入个人账户,现在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仅个人缴的那8%划入个人账户。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有4个区别 1, 缴费不同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以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以核定的几个或十几个缴费额度缴纳。2,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不同 : 城镇企业男职工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不同,分为60 , 55 ,50周岁,女职工分为55,50,45周岁。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男女领取的年龄均为60周岁。3 ,领取的养老金不同 : 城镇企业职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是以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年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而城乡居民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现行定额为每月100元。4 ,养老金调整机制不同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每年定期调整。而城乡居民养老金尚未建立定期调整机制。
养老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城镇职工)有什么用啊?
是记录社保相关待遇信息的一张社保账单。 社保个人权益单,是由社保经办机构免费发放的记录参保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以下简称“五险”)缴费及相关待遇信息的一张社保账单。
在这张“社保账单”上,可以清楚看到 “五险”的缴费信息及待遇享受情况,包括当年缴费基数、累计缴费月数、补欠费情况、退休人员养老金当年调整情况、参保人员当年住院次数以及医疗保险费用支出、享受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待遇等内容, 对于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及记账信息也有清晰的记录,可谓“一单在手,权益尽知”。
什么是失地养老保险?
是指农民失去土地后,多会出现收入来源不稳定的情况,而现行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无力考虑和承担失土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以保障农民的权益。失地农民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时对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人员。规定年满18周岁及以上的失地农民方可自愿参保,年龄以居民身份证登载的出生日期为准,征地时间以征地批文为准。
城乡居保退休人员什么意思?
城乡居保退休人员的意思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到了法定退休年龄,退休了。
城乡居保全称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该保险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参保范围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其法定退休年龄不论男女均为60周岁。届时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