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平均怎么计算?
平均年化收益率
投资人投入本金C于市场,经过时间T后其市值变为V,则该次投资中:
1、收益为:P=V-C
2、收益率为:K=P/C=(V-C)/C=V/C-1
3、年化收益率为:
(1)Y=(1+K)^N-1=(1+K)^(D/T)-1 或
(2)Y=(V/C)^N-1=(V/C)^(D/T)-1
其中N=D/T表示投资人一年内重复投资的次数。D表示一年的有效投资时间,对银行存款、票据、债券等D=360日,对于股票、期货等市场D=250日,对于房地产和实业等D=365日。
4、在连续多期投资的情况下,Y=(1+K)^N-1=(1+K)^(D/T)-1
其中:K=∏(Ki+1)-1,T=∑Ti
货币基金的按日结转收益与按月结转收益有什么不同?
按日结转货币基金与按月结转货币基金收益是不一样的。根据新规定,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在份额结转上同时可以选用"按日结转"和"按月结转"两种方式。我们可以推算证明,两种不同结转方式对货币市场基金公布的"每万份基金净收益"和"7日年化收益率"的处理结果存在差异。
1、按日结转收益率采取几何平均予以年化收益率,按月结转收益率则倾向于简单平均予以年化,则在每万份基金净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按日结转收益率要大于按月结转收益率;
2、在份额相同、每日净值增加相同情况下,按月结转计算的每万份基金净收益要大于按日结转计算的每万份基金净收益。与此相对应,按日结转计算的每万份基金净收益和7日年化收益率的变动均相对平缓,而按月结转计算的两项指标则会在月中平稳而在跨月时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备注:实际结果有利于"按月结转":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各基金所采用的结转方法不同,但由于同时其各自的份额、收益也不尽相同,并且可能存在基金为平滑两种方法差异而采取一定操作,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在实际中并不如理论计算的差异明显。
如何快速理解“七日年化收益率”并计算收益?
货币型基金每日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每万份收益情况以及七日收益率,其中每万份收益是扣除管理费、托管费以及销售服务费之后的净收益。
“7日年化收益率”是以最近七个自然日的每万份基金净收益,按每日复利折算出的年化收益率。
简单说就是七日收益的一个平均收益率,它是每天都会重新计算一次的。
近7日年化收益率,是7日内收益情况的一个平均值。
因此,如果近7日收益率一样的话,并不意味每天的每万份收益也会一样。
投资者真正要关心的,应是每万份基金单位收益,它所反映的是投资者每天可获得的真实收益。
这个指标越高,投资人可获得真实收益就越高,而近7日年化收益率与投资者的真正收益,仍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怎么快速理解“七日年化收益率”并计算收益?
通常7日年化收益,用在货币基金上。7日年化,就是将近7天内的涨跌幅,折合成一年的收益率,便于直观的判断此货币基金的收益情况。也有的人说这个叫七天的平均年化收益。接下来我和大家介绍一下,七日年化收益怎么算。
1、概念:所谓七日年化收益率,是货币基金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进行年化以后得出的数据。 七日年化收益率只能当作一个短期指标来看,通过它可以大概参考近期的盈利水平,但不能完全代表这支基金的实际年收益。
2、举例:以七日年化3.6680%的基金是怎么算的为例子。
3、计算:因为这是两年前开始定投的,以两年半,也就是912天来计算年化收益率=32.55%/912*365=13.03%
4、原理:就是先算出平均每天的收益率,然后再乘以一年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就是以近7天的收益来推算一年的年化收益率我们选择一个产品,都是先看年化收益率,跟定期理财的那个利率一个意思。
5、举例:再举个例子10000*0.0368/365*45=45.37,就是45天到期后的收益。
6、结转方式: 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存在两种收益结转方式:一是“日日分红,按月结转”,二是“日日分红,按日结转”。
7、复利计算: ,不管是按日结转还是按月结转,都相当于复利,复利计算公式为:{[π(1+Ri/10000)]^(365/7)-1}×100% π表示连乘 i=1 其中,Ri为最近第i公历日(i=1,2…..7)的每万份收益基金七日年收益率采取四舍五入方式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社会保障金是什么?
从专业的学术观点来看,社会保障金(社会保险金)是政府为解决未来可能面对的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所采取的提前收取部分费用的项目。
不能把社会保障金与社会补助金混为一谈,两者有一定的差别。
社会补助金是政府每年从自己的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对残障,受灾,贫困等群体的补助费用的统称。社会保障基金是养老金的“预备队”,一旦后者出现缺口,社保基金就会顶上来。近年来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总体收益远远跑赢通货膨胀率。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依法审慎合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拓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范围,稳定和提高投资收益,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消息一出,即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这个社保基金跟大家的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未来养老金会不会出现缺口?补充养老金不足,钱从哪里来?
社会保险基金是主力军,社会保障基金是预备队“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障基金,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两者的功能和作用有明显不同,运作方式和资金来源也不相同。”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白景明解释说,社会保险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公共财政安排的部分资金。它一共由7项保险基金组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居民社会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居民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基金。
“人们平时说的养老金以及看病报销的医保,都是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支出的。”
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则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由中央政府集中的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拨入资金、国有股减持转持所获资金等及其投资收益等。
“简单地说,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的主力军,负责平时对人们养老金的支付、医保报销以及工伤失业救助等;而社会保障基金是预备队,目前并未安排具体用途,这笔钱储备在那儿以防万一。”
白景明说。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说:“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基金,俗话讲是老百姓的养命钱,一旦未来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这部分钱就能够顶上来。”
养老金结余超3万亿元,近几年不会出现支付缺口很多人关心,目前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如何?养老金缺口什么时候会出现?
财政部近期公布的预算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9186.46亿元,支出33669.1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0408.76亿元。“这表明,去年整个社会保险基金账上的余钱,已经超过了5万亿元。具体到养老金,累计结余也有3万多亿元。可以肯定地说,目前我国养老金支付不差钱,缺口近几年不会出现。”
白景明认为。从近两年的趋势看,养老保险缴费收入的增长,均低于养老保险支出的增长,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缴费与支出差距加大,前些年积累的余钱就得慢慢往里搭。有专家测算,我国养老金缺口或在2030年左右出现。“我们现在是未雨绸缪,为十几年后可能发生的状况早作打算。”
白景明表示,实际上,社会保险基金除了企业和个人缴费收入,公共财政每年给予的补贴也在加大。根据预算报告,2014年社会保险基金中,财政补贴收入为8446.35亿元,今年财政补贴收入将达到9741.75亿元。可以说,百姓养老金的发放是有多重制度保障的。社会保障基金规模达1.53万亿元,总体收益跑赢通胀近年来,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管理运营水平不断提高,总体收益比较稳定。截至2014年底,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到1.53万亿元。在保值增值方面,社会保障基金的成绩单可谓亮丽:自2000年成立至2013年底,基金累计投资收益4187.3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13%,超过同期2.46%的年均通货膨胀率5.67个百分点。2014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更是再创新高,收益率达到11.43%。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扩大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并进一步拓展投资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主要包括4项内容:——将基金“债券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并将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券投资比例从10%提至20%。——将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的范围,从中央管理企业的改制或改革试点项目,扩大到中央企业及其一级子公司,以及地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包括优质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比较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运营方面比较好的民营企业也属于投资的范围。——将基金的“信托贷款”投资比例上限由5%提高至10%,并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棚户区改造这些方面的投入。——允许基金按规定在“全国银行间一级市场”直接投资“同业存单”,并按照银行存款管理。“总体判断,随着投资范围的扩大和投资比例结构的改善,社保基金的总体收益会有一个提高。当然,这要以整个经济发展形势和金融市场的表现为前提。”王保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和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保基金会一起做好扩大投资管理有关监管工作,确保安全第一,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在此基础上把资金更多的配置到效益比较好、比较高的领域,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在促发展、稳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老人”未交费扩大国企资本积累,划拨资产补充养老金合理“现在,企业怕的不是税而是费,特别是社会保险支出这一块负担相当重。如果一名员工的年薪是7万元,我们企业的实际支出则在10万元以上。”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表示,这么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个人消费能力。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险的缴费比例,企业和个人加起来的,已经超过个人工资的40%。“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适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楼继伟说:“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比较晚,在1997年以前,职工没有养老保险交费,从而造成了后代人必须提高缴费率,来补充‘老人’未交费造成的缺口。”但是,这些职工没有缴的费用留在了国企,扩大了国有企业的资本积累。因此,划一部分国有资产存量,填补历史上没缴养老金的窟窿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之上,就有条件适时降低社会保险的费率,减轻“新人”的缴费负担。“社会保险基金具有保险属性,必须坚持精算平衡,不能把缺口完全留给公共财政。”楼继伟强调。“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第二支柱补充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目前已经有了税收的优惠政策。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也在研究中。”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王军说,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让三大支柱都发挥作用,就能更好地解除百姓后顾之忧,撑起老有所养这片天。参考:人民日报: 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为降低社保费率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