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是国企还是私企?
私企
平安保险属于私企。“平安保险”一般是指“中国平安保险”。中国平安最开始属于国企,早在公司创建之初,公司只有两个股东: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局集团,都是大型国企集团,所以在起初发展阶段,中国平安是具有国企性质的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属于什么性质的单位?
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单位。
保险公司是利用公司组织形式的保险人,业务是经营各种保险业务。 保险关系中的保险人,拥有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费基金的权利。而且当保险事故发生时,有义务赔偿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
保险公司销售保险合约、主要风险保障的公司。保险公司是就是经营保险业的经济组织。保险公司,是通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而且依法登记注册的商业保险公司,包括直接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
扩展内容
现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应当采取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和股份有限保险公司,除保险法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保险公司的其他组织形式,如相互保险公司等,可以根据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情况,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根据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机构体制改革方案的报告》,今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改建成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保集团"),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改建后的中保集团下设三个子公司,即中保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保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分别经营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再保险业务。
中保集团将体现商业化原则,坚持集团化经营和实行分业经营。
平安保险是私企还是国企啊?
1、似是而非的“民企”
实际上,中国平安的股东简介中透露“本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中国平安第一及第二大股东分别为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公众上市公司)的两家全资附属子公司汇丰保险及汇丰银行,合计持有中国平安H股股份1232815613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5.57%;此外,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国平安A股股份481359551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6.08%,其控股股东为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于是,在官方网页上,中国平安将自己定位为“非国有企业”。
“在我们过去的观念里,公有制的概念相对比较清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通称公有制,但是当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之后,就开始模糊了,”“本来我们认为,没有公有(政府)资本的,才是民企,中国平安就不符合这个概念。”
2、摸不清的“国企”
“跟中国平安一样模糊的,是TCL集团,它是国有企业。”与大多数人思路中TCL是李东生的想法不一样,在TCL集团(深 0001000)的股东组成中,第一大股东是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80%;而李东生是第二大股东,仅持股5.42%,俨然的“国有企业”。
即便是目前的教科书,也没有对股份制公司的“国企”“民企”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只有证监会会根据"实质判断原则"去看,因为"国企"、"民企"的上市管理标准不一样。但是证监会也只会就此判断其是否符合上市的资质, 不会给企业具体下定义。”林江同时表示,对于一个股份制公司到底自称国企还是民企,大部分情况都是高管说了算,“他们也会根据企业的利益而进行定义,毕竟政策上对国企和民企的优惠程度不一样,”“主管部门也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暂时还是任由其处于"概念模糊"阶段。”
3、法律上也“有争议”
“在法律上,这一点也是有争议的。”“第一种看法是,只要有国有成分的就称作"国有企业",但这种看法已经过时了;第二种看法是,"以公司的工商登记"为准。但是还有一种最新的倾向,最高人民法院部分法官认为,不能只看工商登记,而应该看实际出资方。”
一些股份制公司在改制的过程中,确实可以划归为“国企”或者“民企”,“不排除有些人为了一时眼前的利益,把企业归为"国有",但是,"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一旦犯罪,量刑是很重的。”某股份制改制后企业管理者将其公司改为“国企”,因犯“贪污罪”被判15年,“如果同样的经济犯罪行为,在民营企业中,就定性为"挪用款项",可能会判缓刑,最多判3-5年,跟国企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中国平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国企嘛?
不是国企,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榜单已经出炉,中石化营收达到2.1万亿,继续成为中国500强第一名,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营收达到1.2万亿,排名中国第四,也是金融领域营收规模最高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最赚钱的企业之一。
在中国最赚钱的40家企业中,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位居第七,四大行稳居前四名,利润都在1900亿之上,紧跟在四大行之后的是腾讯和阿里,净利润都超过1500亿元,而中国平安的净利润为1430亿,超过中国移动,仅次于阿里巴巴。
中国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它的创立离不开央企招商局集团的各方面支持,不过在随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平安的股权架构经历了多次“调整”,如今对于中国平安究竟是国企还是私企,有了很大的争议。
对于中国平安是国企还是私企的问题,要先了解它的股权架构的变化过程,股东持股情况等。据了解,中国平安创建于1988年,创办地址在深圳,是国内首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而中国平安的成立也离不开一个人——马明哲。
正是在马明哲的推动下,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马明哲曾经担任蛇口社会保险企业的副总经理,后来推动了中国平安的创建,马明哲担任了平安保险的总经理,当时工商银行持有平安保险51%的股份,招商局集团持有49%的股份。
所以在公司的起步阶段,中国平安确实是一家国有企业,毕竟两大股东都是国企。不过,在发展过程中,马明哲发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股东并不一致,而且马明哲认为他们做的决策没有长远的考虑,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于是,马明哲率先提出了改变企业体制的想法,为了不让大股东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建议搞成分散化的股权,不要搞控股股东,而是由员工和管理层持股,让管理团队来掌控企业未来的命运,不被股东所影响。
然后,马明哲需要做的事就是引入外部投资人,来将公司的股权进一步分散,从90年代开始,有不少知名企业开始成为平安的股东,其中有国企,也有外资,比如美国的摩根士丹利、高盛。由于外部投资者进入,所以工商银行2000年就已经退出了中国平安。
随后不久,招商局也退出平安,到了2002年,来自英国的汇丰银行增持平安10%的股份,随后持续增持,持股比例一度接近20%,一举成为了中国平安的最大股东。同时,中国平安的两次上市,也导致了股权结构更加的分散。
2012年,汇丰银行退出了中国平安,在这10年时间里,汇丰银行赚得盆满钵满,在汇丰抛售所有持股后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中国平安反向增持汇丰银行,持股比例攀升,中国平安又成为了汇丰银行的最大股东,不过只是财务性投资,不参加管理。
那么,汇丰银行抛售平安股票后,谁“接盘”了?答案是泰国的卜蜂集团,卜蜂集团的另一个名字是“正大集团”,正大集团在我国有上百家企业,遍布多个行业,是一家私企。截至2021年,泰国卜蜂集团持有中国平安7%的股份,是其最大股东。
至此,中国平安逐渐摆脱了国企控股的性质,引入了大量外部投资者,而且股权非常分散,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所以中国平安早已不是国企,而是一家私企。
而且,就在河南水灾的近段时间,中国工商银行在自家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了向河南捐款2000万元的消息,下方评论区有人评论关于国企捐款的事情提到了平安,工商银行的回复是:移动和石油都捐款了,平安不是国企。这应该算是工商银行给出的官方答复了,对于这个争议问题终于有了准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