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养老金的交易名称是什么?
应该是社保资金入市的。
地方社保什么意思?
地方社保基金属于地方范畴,与通过财政拨款等形成的“全国社保基金”不是一个概念,两者从资金的来源、管理到用途都是不同的,地方社保基金的入市并不等于“社保基金”入市。
地方的社保基金运作依据的是劳动部的各相关条例和地方的规章,而全国社保基金的运作依据完全是去年底颁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尽管二者有所区别,但是,在保值增值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从这个意义看,地方社保更具投资主动性。
养老金入市对那些股票有影响,为什么?
养老金入市的影响:
1、大量资金入市,并且养老金是长期持有,不是短期套利;可以稳定整个股市,全股市都可获益;
2、养老金的操作是长期持有蓝筹成长股票,所以蓝筹股得到有力加持;
3、养老金如果入市,其投资理念应该与社保基金一致,就是追求稳健、可持续的收益,因此买入蓝筹股特别是银行、保险、证券类股票的可能性较大。
通常是市值较大、有国资背景、分红率高的 股票容易受到社保基金青睐。优先股是利好吗?
优先股,仅仅是其政策预期就曾经多次激发银行板块带领大盘上演持续攻击的好戏。这个在股民眼中与养老金入市、沪港通、蓝筹T+0同级别的“重大利好”,已经近得几乎可以听见脚步声了。四大行和浦发预计最快五一前后就会开始发布预案,到时势必再现大象起舞的景观。但这顿大餐的头彩却被广汇能源抢了,其首发的优先股预案内容,不仅让自身的风评雪上加霜,更导致整个优先股变了味道。 广汇能源为何如此急不可耐?
很简单,它迫切地需要续命钱。广汇能源的同行业上市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及营运资金的平均值依次是0.97,0.81,52.2%以及-4.13亿元,偿债能力与流动性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而广汇能源的这四项指标分别是0.40、0.34、64.89%及-67.14亿元,财务状况一目了然。
优先股的募集规模最大不能超过净资产的5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汇能源的净资产为102.2亿。其预案中募集数额刚好是50亿,将规则利用到了极限。而且募集的这50亿中,70%用来补充现金流。这是有多缺钱。
当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优先股本身就是给急需救命钱的公司准备的,甚至还有人称优先股是给垃圾企业“最后的晚餐”。但广汇要发的这个优先股和国际上的还真是大相径庭。 和巴菲特青睐的优先股不一样 有中国特色优先股呈现三大奇葩特征一、不可转换优先股
的确,巴菲特曾经有过购买高盛、GE、所罗门兄弟等公司优先股的经典案例。但其购买的先决条件是,优先股能够转换为普通股。广汇这种不可转换优先股和债券属性比较接近,而且优先级还要在债券、税之后。再加上同时不设置赎回和回售条款,流动性又差,投资者的本金怎么收回呢?
二、非积累优先股
老巴投高盛他们的,都是积累优先股,而广汇发的是非积累优先股,某年的盈利不够,股息就不发了,以后也不给补。要是各银行还到好,目前不能付息的风险还算低,但是广汇本身就在哪儿嗷嗷待哺呢。银行是资本推动型,能补资本金就可放杠杆挣钱,而广汇即便补充了现金流,盈利的确定性也不见得能提升多少。
三、浮动股息优先股
优先股的一大特征就是股息固定,而广汇发的却是浮动股息优先股。至于是向上浮动还是向下,目前难讲,但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悬。 未来银行优先股和广汇的一样吗?虽然预案还没出,但不可转换为普通股这点应该是比较确定的,非积累的可能性也很高,股息应该是固定的。只是股息恐怕比预想中要低,因为优先股本意就是来给银行输血的,会向银行倾斜。
银监会、证监会发的《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中还有这样的内容:银行优先股不但不赎回、注销,投资者不但无权转换为普通股,银行反而有权在特定条件下强制转为普通股。当然这是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事,而且也是巴塞尔协议Ⅲ下的惯例,但未来一旦房地产行业发生大的震动,银行真是到了危急时刻,就会触发此条件,就会把危机转嫁给优先股和普通股投资者。
如果是买了可转换优先股,等于是买了未来股息收益的权利再加上看涨期权,以后股价真大涨了能行权转股获益。所以可转换优先股投资者应该多付出一些成本,股息略低一些。而这种未来银行有权在特定条件下强制转为普通股的优先股,相当于是投资者买了未来股息收益权利的同时卖出了看跌期权给银行。未来股价大跌,银行能够行权转股获益。所以银行应该多付出一些成本,这个优先股的股息应该略高一些。但还是那句话,优先股就是来帮扶银行的,恐怕也高不了。这种明显吃亏的事有投资者会买吗?有,险资很感兴趣。 优先股对普通股股东的影响 目前我们的优先股都是非公开发行的,合格个人投资者门槛是500万元,似乎和我们没关系。但我们需要了解公司发行优先股对普通股股东的影响。 公司发优先股是利好吗? 有人说发行优先股的公司都是穷途末路的,不能买其股票。的确,如果公司能再融资增发(无需偿还,还不付息),或者是能发债券(成本一般小于优先股)的话,谁也不发优先股。但话也不能说绝了,大环境不好,金融危机来了,好公司也会发优先股。而在并非危机的环境下,急着发优先股的公司,确实是混得不怎么顺的。但这些公司发不出优先股,就更加没辙了,发了优先股还能解解燃眉之急。发优先股虽然宣告了等于自身的尴尬境遇,但是总体上仍是利好的,况且中国股民已经习惯于向利好方向解读。因此脉冲上涨是有的,但上涨后是应该跑路的。 发优先股挤占普通股股东利益吗?不一定,要看ROE与优先股股息的关系。假如某公司发行1000亿元优先股,则净资产增加1000亿元。如果净资产收益率15%,而股息10%的话,新增的1000亿元资本产生150亿元新增利润,分掉100亿元股息,普通股股东还多了50亿元。相反如果净资产收益率8%,1000亿元净资产新增利润80亿元,同样分10%股息,普通股股东亏了20亿元。
广汇能源2013年ROE就是只有8.06%,而优先股股息在7%~10%,就很有可能出现普通股股东权益受损的情况。如果其预案最终被证监会通过,再加上最近证监会的高频预披露和重启发审,股民的心就更凉了。
个人养老金可以领取时,超过个人累计缴费后,会停发吗?
不会。养老金,本来就是供养老人的基金,只要我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直至去世。
《社会保险法》中,并没有直接说一直享受到职工去世为止。那样可能有点太直白了,跟我们中国一直隐晦含蓄的说法不相符。
《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中,关于职工去世的提法有两次。一是职工死亡时,个人账户余额可继承。另一个是,职工死亡,其遗属可以享受抚恤金和丧葬补助费待遇。
其实就是这样,只要我们到达了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累计满15年,就可以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这一条件是永恒性的。我们今年退休符合退休条件,也就是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明年实际上也符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可以继续领取养老金。年纪增大,都属于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
所以,养老金的发放是一直供养到职工去世为止。相对来说是非常划算。
不少女职工50岁退休,现在预期寿命达到了76~80岁,可以领取26~30年的养老金,而实际上很多女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只有15~20年,很少有超过30年的。实际上我们每年领取的养老金一般都会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要高出30~50%。而且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会根据国家统一通知,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变动情况进行养老金调整。养老金待遇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养老金压力是非常大的。有人担心停发也是有缘由的。
不过,不管养老金压力有多大,国家都会加大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力度。确保养老金的持续稳定发展。
2019年,国家允许各地将养老保险缴费费率,企业承担部分降低到16%。之前最高比例达到20%,每年至少降低企业承担的费用7000亿元左右。看似加大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手段。但实际上是为了搞活市场经济,促进就业,增加更多的社保参保人群。这样反而会一方面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将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覆盖面扩大了,这是这种做法积极的一方面。
国家目前已经建立了养老金的全国调剂制度。从2018年7月1日开始实行调剂比例是3%。2018年调剂资金高达2400亿,有效纾解了东北地区因年轻人流出的养老金压力。2019年我们的养老金调剂比例将上升到3.5%,预计会调剂资金高达6000亿以上。
另外,国家为了增长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决定划转10%的国有企业股权至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管理。未来还有可能有更多的股权划入。
国家也在努力实施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过实施养老金入市,获取更多的可支持力量 。
所以,大家放心好了,只要退休,我们的养老金肯定会按时足额发放,一直到我们离世为止。
最后提醒大家的一点就是,养老金是养老人的,不能采取手段冒领,否则属于骗保行为,涉及到触犯刑法。未来国家将通过大数据认证、社区服务认证、平台信息校对等方式及时有效的获取老年居民的最新信息,确保没人能够冒名顶替领取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