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双轨制是什么意思(双轨制养老金是什么意思)

2023-12-01 11:03:54 59 0

双轨制养老金是什么意思?

退休金双轨制,是指1992年开始,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分别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即企业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不仅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而且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客观上需要尽快改革。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该决定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和职工分别缴纳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比例,同时指定2014年10月起实行新规,意味着无论参保缴费从何时真正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及职工都得从2014年10月起就补缴相关养老保险费。至此,养老金双轨制在制度上被正式终结。

退休双轨是什么概念?

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

这一制度引起了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

前一种,按照现行的制度,公务员退休后能拿到退休前工资90%的退休金。后一种是由企业缴纳占工资总额的20%,职工缴纳个人工资的8%,退休后,职工养老金的多少就与个人和单位的缴费额直接相关,一般来说,按正常工作年龄,据相应的缴费比例,退休后每月拿到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60%。

什么是退休金双轨制?

退休金双轨制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中,根据不同的参保人群设立不同的退休金发放标准。一般来说,双轨制分为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轨道。

基本养老金是根据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和工资水平确定的,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根据个人缴费和投资收益来计算的。

这种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保障的公平性和灵活性。

什么时间实行的退休金双轨制?

1997年实行的双轨制因为在1997年之前,我国退休金实行的是统一的制度,所有人均按照相同的比例和标准缴纳和领取退休金,然而由于职业和地区差异巨大,实际上有些人员或者地区的缴纳费用相对于领取收益是不平衡的。因此,在1997年,经过制度调整,我国实行了退休金双轨制,即一轨是按照总数平均的比例和标准缴纳和领取退休金,另一轨则是鼓励个人自愿缴纳更多的退休金,在领取时可以按照自愿缴纳的比例领取相应的收益,相对于之前的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员或地区的需求,也更具灵活性和差别化。补充:退休金双轨制在之后经过多次改革调整,目前已经逐步完善,实施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认可。

什么是退休单轨制?

退休单轨制是指在某些国家的养老保险系统中,只有一种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没有区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不同养老保险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所有的职工(包括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都参加同一种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和政策也是一致的,即每个人所交的养老保险费用都是根据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而确定的。

由于退休单轨制能够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统一性,以及缴费人数的增加,从而降低了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因此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

但是,退休单轨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由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不同,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难以承受高额的养老保险费用,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可能会使一些企业对新员工的录取产生犹豫甚至抵触等问题。因此,在采取退休单轨制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